濃烈的花香,層次豐富與多變奔放的花果調性。這不是介紹香水,這是對於衣索比亞咖啡最常見的形容詞。對咖啡愛好者來說衣索比亞咖啡是最熟悉的。曾經有人開玩笑,如果開咖啡店~可以不選亞洲豆,也可以捨棄中南美洲咖啡,卻絕對不能沒有衣索比亞的豆子!!
毫無疑問,咖啡的發源地是衣索比亞,傳說中牧羊人在衣索比亞原始森林放羊,夜間要休息卻發現羊群在森林中吃了某種神秘的紅色果實並呈現躁動不安。好奇的牧羊人擔心卻又百思不得其解,隨手將紅色果實扔進火堆,沒想到紅色果實燒烤後竟發出迷人特殊的香氣,這就是全世界最多人喜歡的飲料:咖啡。
衣索比亞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咖啡出口國之一。傳統的衣索比亞以瑕疵豆的數量分級,水洗生豆等級區分為G1和G2,日曬豆等級為G3,G4,G5。
而衣索比亞政府2009年成立了Ethiopia Commodity Exchange (ECX)系統,各產區的咖啡生豆處理之後都會送到ECX進行杯測作風味分級。
衣索比亞~這屬於非洲聯盟內極少數沒有被殖民過的國家。目前有超過半數內閣閣員是由女性擔任,2019年還曾經發射過人造衛星!! 除義務教育外連高等教育也免費,更是全非洲出國旅行人數成長最快的。衣索比亞的經濟發展也令人刮目相看~連續3~4年經濟成長率8.5%為全非洲第2名。參與咖啡生產或是咖啡相關行業是許多衣索比亞人民的工作(全國人口中超過8成為農民),不但融入了衣索比亞的文化和歷史也是重要的收入來源。衣索比亞人民與咖啡有著獨特的關係,在衣索比亞傳統的咖啡儀式中常需要等待40分鐘之久。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耶加雪菲地區位於衣索比亞南部高原,行政區屬於西達摩省距離 安芭雅湖(Abaya)不遠。耶加雪菲產區並非單獨指耶加雪菲城鎮,習慣上外界一般以大產區、小產區、村落或處理廠區分。從地圖上看耶加雪菲只是一個小區塊,但依據衣索比亞ECX 系統細分耶加雪菲產區為數個區塊(Woreda or zone)。維娜果(Wenago)、耶加雪菲(Yirgacheffe)、科契爾(Kochere)、潔蒂普(Gedeb) 、金蕾娜安芭雅(Gelena Abaya)。展望未來,在科契爾與潔蒂普已新增數個新的水洗場,考慮運送,加工與後續處理的便利性與成本考慮,極有可能因應需求在科契爾週邊地區成立新的交易所。
在擁有眾多咖啡原生種的衣索比亞中,耶加雪菲產區以其獨特的風味脫穎而出,成為衣索比亞咖啡的代表。耶加雪菲最具代表性的風味是其細緻的柑橘花、檸檬、茉莉花香、類似檸檬莓果及柑橘類水果天然芬芳的排列組合還帶有柔美的瓜果酸甜、水果茶的果香與高山茶湯的芳香、口感清新明亮。水洗耶加雪菲有純淨明亮的風味與酸質,充份突顯耶加雪菲的特色; 而日曬耶加雪菲則是爆炸性的強烈花香與瓜果酸甜感完美的結合加上狂野的水果酒奔放濃烈的香氣,風味令人難以忘懷。
通常大多數人當第一次喝過耶加雪菲之後,都會對於這個產區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生產方式例如水洗處理,咖啡果實採收後放在水槽中發酵,工人使用簡單工具翻攪,果實柔軟後脫去外殼清洗,留下羊皮包覆的果實,經過最後的洗滌過程後進行日曬乾燥。而日曬豆的工序則簡單許多,工人將咖啡果實直接鋪在露天的棚架上並且依順序定時翻動,經過一段時間的陽光曝曬(通常需4週以上),這時咖啡果實成為深色果乾般的深黑色或深黑紫色乾癟外觀,再去除外皮果肉與羊皮層即為日曬咖啡豆。因為水資源得來不易且水洗處理還需要額外的工作與成本,所以耶加雪菲產區通常會有較高比例的日曬豆產出。但無論如何,高品質的水洗與日曬生豆都非常不容易取得,相當令人值得期待。
P.S後記:小編私心推薦,在傳統耶加產區中有兩個消費者很感興趣的小產區,一是歌迪貝(Gedeb) (小編英文不太好但私下更喜歡”潔蒂普”的譯音)。另一處是科洽雷或譯為科契爾(Kochere)。潔蒂普與耶加雪菲一樣都屬於衣索比亞的蓋迪歐區(Gedeo Zone)底下的行政區(ECX的產區分類屬科洽雷/科契爾Kochere)。潔蒂普與科契爾這兩區是耶加雪菲產區中精華的區塊,海拔約1900公尺-2200公尺。因天然微型氣候與地理環境非常適合咖啡的生長,使得這兩個區域成為傳統耶加雪菲產區中風味特別強烈,調性更加討喜的地區。